西安教区(监牧区、代牧区)沿革
西安南堂
南堂是1717年梅书升主教购置,后由意大利传教士方启升主教所建,因它位于1625年修建的糖房街教堂(“北堂”)之南故称“南堂”。雍正皇帝禁教时,南堂被官府没收卖给三户居民。1861年,陕西代牧主教高一志和助理主教林寄爱与清廷交涉,落实原天主教教产,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865年皇上颁发圣谕,归还南堂,恢复宗教活动。1883年重建后的教堂有12间(祭台三间、堂8间,堂面1间),堂面高17.45米,教堂建筑面积700多平米,教堂以西欧罗马式与中国宫殿式相结合,用砖、木、石材料建成,堂内外既有雕刻,又有壁画,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南堂占地面积20.16亩。1900年前后,法籍穆思理神父(他于1908-1915年任陕西关中教区主教)在南堂传教。德籍胡振邦主教任陕西关中教区主教期间(1904-1908年在任),将南堂修葺一新,欲将主教府从高陵通远坊迁至南堂未果。他1908年病逝,葬于此堂。1930年戴夏德主教将陕西关中教区主教府迁来南堂。1932年关中教区划分为西安、周至、三原、凤翔和大荔(渭南)五个教区后,南堂便作为西安教区主教座堂至今。南堂也是耶稣圣心方济各传教女修会(1923年成立于高陵通远坊,1925年在南堂设分院,1928年前来)总会院所在地。南堂也是陕西省天主教爱国会、省教务委员会和西安市天主教爱国会所在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教职人员被捕,宗教活动被迫停止。南堂被西安糖果厂占用,教堂的标志——“十字架”被拆毁,教堂被作为糖厂库房使用,幸得保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81年,西安市党委和政府将南堂归还教会,天主教重新恢复宗教活动。南堂落实后,教堂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教堂被糖果厂占用期间,在教堂两边搭建住房,使教堂受到一定的损坏,在政府文物部门的支持下,教会于1988年和2004年两次对教堂进行了全面维修。
从20世纪起,这里曾先后创办玫瑰女子中小学、若瑟男子小学、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备修院和崇德学院,玛利诊所和博爱诊所等教育医疗机构。多年来南堂不但在荣主益人、教会事业发展等工作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同时在为社会公益和国家教育事业方面,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西安教区(监牧区、代牧区)沿革
1915年传信部任命意大利方济各会希贤(Eugenio Massi)为陕西中境代牧区主教,次年12月8日来陕西任职;1925年又被任命兼任汉口代牧区宗座署理。1927年1月26日希贤被正式任命为汉口代牧主教,1928年正式就任汉口代牧区主教。1928年5月18日,意大利方济各会戴夏德被教宗庇护十一世委任为宗座亚尔圻扎府主教兼陕西中境代牧区主教。戴主教计划将关中分为四个区域,他首先于1930年将主教府由高陵通远迁往西安南堂,他于1932年4月10日在通远坊染伤寒病而卒。
1932年新划分关中为五区后,西安代牧区②管辖西安市城区、长安、临潼、蓝田,以及商洛的商县(包含今丹凤)、商南、洛南等地,代牧区主教为意籍方济各会士万九楼,教区总堂仍设西安南堂,西安代牧区主教属于陕西教省总主教。1946年4月11日,中国成立圣统治,西安代牧区升格为西安教区,万九楼主教仍任教区主教兼任陕西(或称西安)教省总主教。1948年10月万主教回罗马向教宗述职,临走前委任意籍米良神父(Sctvestro Miglialli)为副主教,暂时管理西安教区教务。1949年,万九楼总主教迟迟未回,教廷驻华公使黎培理总主教意识到陕西总主教的重要性,便任命三原教区主教班锡宜为西安的长期视察员。1951年张指道神父任署理主教管理教务。1955年张指道神父病逝,刘敷道神父任署理主教管理教务。1958年姬怀让神父任署理主教管理教务。1982年姬怀让被祝圣为主教管理教务。1987年李笃安神父被祝圣为教区正权主教管理教务。2005年党明彦神父被祝圣为助理主教协助老病的李主教管理教务,2006年李主教主教病逝,党主教任教区正权主教,管理教区教务至今。
米良(1911-1966)意大利人,方济各会士,天主教神父兼音乐家。1930年来陕西传教, 1948年11月任西安教区署理主教,1950年被驱逐出境。米神父精通音乐,曾任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音乐教师兼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他为神哲学生讲授音乐,同时也为教友教唱圣歌,又将音乐学院学生领来教堂演唱弥撒等。他擅长音乐创作,曾作有天主教《弥撒曲》、弥撒前后曲、领圣体前后经、圣母及圣人等圣教歌曲很多部,深受教徒喜爱,因此教徒将他所创作的歌曲称为“米良曲”。“米良曲”至今还在陕西教会各地教堂中颂唱不息。
西安南堂主教小传
自1696年罗马教廷划分陕西代牧区,1701年首任主教叶宗贤来陕西上任伊始,至西安教区成立已有二十几位主教与西安有关。1932年天主教西安教区成立,南堂作为教区总堂。教区历任主教有万九楼(1893-1976年,意大利人,方济各会士)。万主教于1948年回国后由意籍米良(1911-1966年,意大利人,方济各会士)神父任署理主教。1951年米署理回国时委任张指道(?-1954年,陕西武功人,本教区神父)神父署理教区。1956年张署理死后刘敷道(1920年-,陕西临潼人,本教区神父)神父继续署理教区。1962年是姬怀让(?-1987年,陕西米脂人,原延安教区神父,1966年来本教区服务)神父开始担任署理。“文化大革命”期间,神职人员被捕,教堂被占用,宗教活动停止。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1982年姬怀让被祝圣为教区主教。1987年李笃安任教区政权主教至2006年。2005年7月6日党明彦被祝圣为教区助理主教,2006年就任教区政权主教。
西安总主教区概况
Archidioecesis Singanensis
主教:安多尼·党明彦主教
省区所属教区
周至
凤翔
汉中
三原
延安 |
信息概要
辖区类型:总主教区
擢升时间:1946年4月11日
总主教席
礼仪:拉丁(或罗马)
国家:中国
面积: 12,000 平方公里
邮政地址:中国·西安市五星街17号 |
详细历史
- 陕西宗座代牧区Vicariate Apostolic of Scen-Si (Chen-si)
- 建立时间:1878年5月21日
- 宗座代牧区
- 国家:中国
- 陕西中境宗座代牧区Vicariate Apostolic of Central Shensi (Scen-Si Centrale)
- 拉丁名称:Scen-Si Centralis
- 名称变更时间:1911年4月12日,从陕西宗座代牧区中分出
- 宗座代牧区
- 国家:中国
- 西安府宗座代牧区Vicariate Apostolic of Sianfu
- 拉丁名称:de Sianfu
- 名称变更时间:1924年12月3日
- 宗座代牧区
- 国家:中国
历史概要一览表
日期 |
事件 |
由 |
到 |
陕西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cen-Si (Chen-si) |
1878年5月21日 |
建立 |
|
陕西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cen-Si (Chen-si) (erected) |
陕西中境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Central Shensi (Scen-Si Centrale) |
1911年4月12日 |
变更名称 |
陕西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cen-Si (Chen-si) |
陕西中境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Central Shensi (Scen-Si Centrale) |
西安府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ianfu |
1924年12月3日 |
变更名称 |
陕西中境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Central Shensi (Scen-Si Centrale) |
西安府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ianfu |
西安总主教区
Archdiocese of Sian [Xi’an]
拉丁名称
Singanen(sis) |
1946年4月11日 |
擢升 |
西安府宗座代牧区
Vicariate Apostolic of Sianfu |
西安总主教区
Archdiocese of Sian [Xi’an] |
统计
年代 |
天主教友 |
总人口 |
天主教比例 |
教区司铎 |
修会司铎 |
司铎总数 |
教友司铎比 |
终身执事 |
男会士 |
修女 |
堂区数 |
来源 |
Archdiocese of Sian [Xi’an] |
1950 |
13,394 |
1,500,000 |
.9% |
8 |
13 |
21 |
637 |
|
1 |
44 |
15 |
1951年宗座年鉴 |
Special Churches
|